在如今競爭激烈的自媒體環境中,故事是吸引讀者並建立長期關係的關鍵工具。無論你是經營YouTube頻道、寫作部落格,還是職場員工或上司,你總有...

在如今競爭激烈的自媒體環境中,故事是吸引讀者並建立長期關係的關鍵工具。無論你是經營YouTube頻道、寫作部落格,還是職場員工或上司,你總有分享故事的機會。
優秀的故事不僅可以讓你的內容更有趣,更可以拉近你與觀眾的距離。然而,挑戰在於—如何持續不斷地創造故事?每一天都有那麼多事情發生,要怎樣從中選擇合適的故事來分享呢?以下是7個小技巧,幫助你不斷發掘和創造故事,讓你說得有趣「有料到」!
前幾天在慣常聚會上,組長帶領成員去討論這個問題。我覺得挺有意思的,每個成員都議論紛紛,摘錄當中的回應是:
假如明明是對方錯,我不會道歉。
假如明明是對方錯,ta沒有先主動道歉,我是不會理會。
假如明明是對方錯,又有下臺階,我會道歉。
假如明明是我的錯,我不會道歉,因為我是女生。
假如明明是我的錯,ta先表達友好,我才會道歉。
過去有研究顯示,公開演講可說是排第一位的恐懼項目。然而,怎樣克服呢?小時聽過面對鏡子照著讀講稿就會有好轉。有趣的是,真正要演講是面對人群,所以什麼深呼吸、照著唸等方式,其實作用性不大,真正影響的就是改變自己如何理解演講這回事,即「信念」本身。
我們每日都會與人溝通,更很多時需要給予他人意見或回饋(Feedback)。可是,研究機構Gallup近年發現,只有26%的員工,覺得回饋是能改善他們的工作。從古到今,我們都一直需要回饋,但很明顯我們還是做得不好。花了時間去表達,卻少於三份一的人明顯感到有幫助。最近閱讀了Shari Harley一書,給予我在這層面…..
Oct 25, 2024
在如今競爭激烈的自媒體環境中,故事是吸引讀者並建立長期關係的關鍵工具。無論你是經營YouTube頻道、寫作部落格,還是職場員工或上司,你總有...
Apr 14, 2024
前幾天在慣常聚會上,組長帶領成員去討論這個問題:誰先去道歉(Apology)。我覺得挺有意思的,每個成員都議論紛紛,摘錄當中的回應是:...
Dec 1, 2022
過去有研究顯示,公開演講可說是排第一位的恐懼項目。然而,怎樣克服呢?小時聽過面對鏡子照著讀講稿就會有好轉。有趣的是,真正要演講是面對人群,所...
Apr 1, 2022
我們每日都在溝通,但很多時都是「溝而不通」。走過人生不同階段,筆者愈覺得溝通是必學的工具,因為在職場、為人父母、朋友關係,甚至伴侶相處,都會...
The page you requested could not be found. Try refining your search, or use the navigation above to locate the post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