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letter
感謝你,訂閱成功了!Subscription Success!
歡迎電郵已寄出。
以下是我們的近期活動及文章!
這樣下去,或許讓我成為下一個林帝浣
你有沒有一些欣賞的人物?諸如:廚師、運動員、歌手、演員、健身達人、Youtuber等,羡慕他們的能力或才華,卻覺得難以達到,需要很長時間做到?甚至覺得年齡限制,這些夢想只是幻想!...
我怕英文,因为想法变成事实
想法的阻碍 你想要学好英文吗?或者想掌握任何一种语言?...
建夢父女談
2022年女兒往澳洲悉梨大學,開始修讀建築。巧合地,我也於大學時期修讀過建築學,雖然最終沒有從事這一行業,但對於圖像設計,至今還是很喜歡,閒時也會創作塗鴉。因此,與女兒訂立一個新年計劃,定期專訪她在創作作品的心路歷程,並以電子報方式呈現。因為建築包含繪畫、攝影或其他圖像方式,我也會加插自己的聯想及訪問,以有趣的方式演繹。
「笑看人生」的領悟
最近有位好友上了天家了。
一切都來得很快,有得知到她的離開,都不到半年時間。與其說一些傷感的說話,不如分享一些,我從中學習的的事物。
笑
很久以前,因為需要製作兒童劇,要有幾位活潑好動的演員,還要能言善「變」,因為劇中有很多角色變化,需要很短時間變身、變對白。這位老友就是時常開朗,很適合參與當中,也讓我深深感受到,笑的力量。我自己會笑,很多時都是工作需要,她的卻天生的喜樂!
如何真正做到睇開啲?
我們偶爾也會遇上不如意的事,但舊有想法/信念如何果偏向負面,就很難有好結果。小時候,經常聽到長輩講到:睇開啲,但卻很少教我們如何做到這一點。上一期,我刻意講到睇開啲關鍵概念:容許。因為沒有這樣的彈性,根本難於擴闊自己的思維空間。
如何突破固有性思維
每個人都有信念,信念影響行動。如果一些固有性思維,沒有好處,還一直存在生活裡,很易長期做成負面影響。
最近一次教學經歷,看似很難,更不是優差,起初很大抗拒,甚至打算推掉。幸好,自己相信可以解決,即時我暫時不可能,一直在尋找可能性,最終這個教學經驗,讓我好好的建立一次正面體驗。以下是我的音頻分享,重點只有兩個詞:
容許及創造
三個心理法則,化解演講恐懼
過去有研究顯示,公開演講可說是排第一位的恐懼項目。然而,怎樣克服呢?小時聽過面對鏡子照著讀講稿就會有好轉。有趣的是,真正要演講是面對人群,所以什麼深呼吸、照著唸等方式,其實作用性不大,真正影響的就是改變自己如何理解演講這回事,即「信念」本身。
利用物件提示,讓要做的事更易行動
有沒有想過,讓要做的事更易行動。這一集Podcast分享的就是,我透過刻意的環境佈局、時間、行為,讓自己更易起動要做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