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生活都有很多事項要選擇,然而策略與取捨很有關係。很多企業甚至個人都知這道理,卻不是做到「捨去那些不重要的事」。

你知道從1972年到2002年,三十年來,盈利最大收護的是哪家企業?IBM、GE、Intel?全都不是,而是Southwest airlines(西南航空)!當時,公司棄用商務客位,航線只做幾條重點的點對點服務,更不設「飛機餐」。若你是客人,會接受這麼多限制嗎?

他們當年就是應用到「精、簡、準」的概念,讓自身企業急速發展。

image

當時有很多同類的航空業都仿傚當中手法,然而,就是不能成功,因為他們大多保留舊有的項目,再添加類似西南航空的廉價服務。

以圖表示,就是這個簡單道理:

image 1

以前教學上,聽過一句:你所花的時間在哪裡,你的成就就在哪裡!

回想自己的培訓工作,就是不停加添新題目。有很多因為不經常做,客人叫到時往往要花多時間準備,卻很易吃力不討好。真的,奧運會的十項全能的人士,他們沒有一項能破世界紀錄!如果你咁心做平凡人士,就不要走在跑道上競賽,而是旁觀者算吧!

image 2

以上一句來自文學家 -林語堂大師

回望我們很多時的工作,職場上很多時被加添工作項目,或不同種類,來來回回,一心以為Multitasking能做得好或省時。其實,我們忽略了一項,每當由一點轉另一點時,人是需要調整狀態,又或作出選擇,才可以行動。更重要的是,每一次轉換都是干擾,之後往往很一定時間走回原有軌道。而不停的作選擇,就會產生一種選擇疲勞 (Decision fatigue)。

收過很多建議,就是只做那些認為必要的事,而忽略其餘的一切。這和筆者近日學習過的:專準主義(Essentialism)很相似。原理是:不照單全收,不再對每個人說好,而是做緊要的事,從而做出最高的貢獻。

要做這樣有幾個心法:

  1. 善用提問句

「我投入的活動是對的嗎?」

因為世界是的活動和機會,遠遠超過我們的的時間和資源所能負荷。

2.行動手法

不是如何做完更多的事情;而是關於如何做好對的事情。這個想法,不是為了少做而少做,而是為了在最高的貢獻程度上運作。因此,專準主義者是意味著刻意選擇,而非欣然接受的生活方式。

“如果你不替自己的生活排定優先次序,別人就會代勞。” 

– Essentialism – the disciplined pursuit of less.  

為什麼我們這麼難做到取捨?

  1. 當我們有明確目標時,就會努力去做。
  2. 當有點成功時,也易成為別人「靠山」,易做到「懶好人」,機會會變多,選項會跑上門。
  3. 當機會愈多時,我們就會付出時間及精力,同時分散我們的注意力,最後就會愈來愈分身乏術。
  4. 從原本的最高項目而付出,結果違背初心

這種情形周遭隨處可見,筆者也發現幾前因為回流澳門工作,刻意重新研究課題。除了舊有的無空優化,又要加添新項目。後來再因為疫情,又要為原本的題目製作網課。那麼,兩個月後,我也將要教授的英文老師,將會讓我很吃不消,因此真的要做好專準生活對策!

機會可能很多,也可能很好,如果我們不刻意拒絕,總難做到兩者兼得。

如何做到專準人生哲學?

我們可以借用衣櫃買衣服的概念,以加強我們選擇的效率及成效!

1.精挑

不要問:「我以後還有沒有機會穿這件衣服?」而是問:「我穿這件好看嗎?」,以及「這件我會常穿嗎?」甚至,「我喜歡這件衣服嗎?」

以上問題都是「NO」,它該被淘汰了。

2. 挑除

研究顯示,我們替已經擁有的物品估價時,往往會高估他們的價值。因此,我們可以問:「如果我不是已經有了這件衣服,我會花多少錢去買它?」

3 準確執行

當你決定有什麼不做,然而還有很多無關痛癢的事會湧入來。所以你要建立一個系統,就是定期落實作了決定而行動。同時,也要有一定紀律,檢查有否多餘的項目無意添加入你的「衣櫃。」

訂閱
精要人生:電子報
(職場、關係、健康三大主題)

We don’t spam! Read our privacy policy for more info.

Share Thi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