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第一次

好習慣的建立,其中一個主要的因素,就是在一個穩定的環境。試想想,如果你經常生活不穩定,如要輪班,又要照顧多病的家人,公司又不時有很多突發加班需要,你將會很難維持一些好習慣。但同一道理,環境的改變,也是很好的契機,讓你建立一些好習慣,只要留意一些項目設定就可以。

2021年3月,在一個月裡,經歷了三個生活地區:澳門、香港及酒店隔離。因為要探望香港家人的需要,我實行了這次「旅程」。我其實是滿有期待這次酒店隔離,然而政策的改變,隔離日數由21日轉為14日,但也是對我很好的體驗。

長話短說,我想在這次軟禁的經歷上,重點分享一些影響習慣的關鍵因素,相信你也可應用在自身的環境上。

1。設定環境,減少干擾:

酒店房間一般只有幾樣重點區域:床、工作枱、沙化或額外添置一張飯枱。我比較幸運,被安排到一間比較寬敞的房間,也有以上的設施。而我深深明白,環境佈局很影響生產力,尤其自己的工作空間。因此,我進入房間後,首要任務是如何減少干擾,才可以讓我專心工作、學習,甚至沉思。

我經常聽到人明白減少干擾的重要性,但不是很多人決心行動。我首先,移走電視,就是要創造完全沒有干擾的環境。另外,我在工作枱刻意只放上幾項自己會用的物件:書、電腦、手提音箱。另外,加上主要的手提電腦支架,就已經簡單的創造一個有效的工作環境。

2. 限制上網

任何酒店也有Wifi,但為了讓自己更專心,並要限制多餘的上網行為,就是托友人幫忙購買數據卡。一張50G容量,平均每天不可以多於4G上網,基本足夠學習、約2小時視頻,絕對夠用。你可能不認同,為什麼要這樣限制自己。我想表達一點,如果這麼難得的機會在酒店隔離,只和平時一樣上網娛樂或行為,實在太浪費這次成長機會。而且,除了上網,我也可以獨處、看書,反思過去生活可以進步的部分。

3. 地點觸發

在這個多變,又是信息泛濫的年代,我們很易Multitasking多工行事,即一個點做多樣工作。我過往學習過,每個區域,最好只用作一種特定用途,原因這會應用到Trigger(觸發點)概念。即是說,我每到一個地點,或佈局設定,就讓我意識只作「一類行為」,而不做其他不相關的事。這樣專注對生活效率很有幫助。在這間房,我完全想實踐這個概念,如沙化用作閱讀書本,看輕鬆視頻。工作枱用作寫作,寫計劃書,研究學習主題之類。圓枱只作用膳之類。床只用作睡覺或下午小睡用途。

當這樣分工後,生活變得異常充實,畢竟是新環境,起初幾天都有點不習慣,但是當我實踐了幾天並作了修改後,發現生活變得很簡單。我不會在床上看手機(其實我原本都不會:>),工作枱作娛樂視頻或吃午膳。另一個好處是,人在同一環境一段時間,就會厭倦或疲倦,所以轉移位置,其實也轉換狀態及心情,創造新鮮感,也讓我重新投入的可能性。

這樣做我可以專心做一件事,而不是混淆了其他事項,因此工作枱就是用電腦、寫作、看視頻的特定工作。沙化用作看書,圓枱就用作吃飯,而通電話之類。所以這三個區域,我定義了,就是我去到這個區域,就集中做這個項目,不需要太多思考。

4. 先Should後Want的概念

我們都是喜歡及時行樂,明白先甜後苦不好,但是還是會做。這次「酒店之旅」,每日三餐都會定時在:7:30am、11:30am、6:30pm,提供三餐。其實,這和我們日常工作很相似,早上8點離家,1點放午膳,晚上7時和家人用膳。這些用膳時間都是一些很好的提點,或者我叫作停止提示(Stopping Cue),這些時間點很好,讓你要停下,轉換另一個模式。另一重點是,這些點創造一些吸引性,因為我假設,用膳都是人喜歡的事。所以這些點就是你「Want」的狀態,如果之前做一些要做的事,一定要做的事,就一定的迫切性。我稱為這些事就是「Should」的概念

故此,在以上三個時段,我就分別設定在早上寫作,中午午餐前要做好計劃書、晚餐前至少要做一項平時拖拉的項目。這些都是「Should」的專項。因為肚子會餓,也因為用餐送來後,太長時間等待會變涼,無形中創造了deadline「時間緊迫性」,加強自己執行效率。

這個先should到want我平時也會用,但這十四天,我刻意在每日三個用餐時段,落實進行。我明白當中的工作效率也有所提升!

今次分享到這裡,下星期我還有其他軟禁的另一些體會…

復活節期間,輸入優惠碼「Easter30%」購買「高效執行力」網課,收費減少30%,優惠至4月11日

訂閱
精要人生:電子報
(職場、關係、健康三大主題)

We don’t spam! Read our privacy policy for more info.

Share Thi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