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國有一個「側翼任務」Eriksen Flanker task, 顯示器上會有五個箭咀,測試者就是要判定「中間的箭頭」是什麼方向。這個測試,節奏很快,每次只有2秒。當中的挑戰是,大腦要忽略不相關的資訊。那幾個不相關的箭頭就是多餘的干擾項目。
這個看似簡單的實驗,實在帶出集中力的重要性,在職場或學業上更是異常有用的能力。
試想像一下,在辦公室裡有同事在旁談話,手機收到多餘的信息,看電腦時有多餘的廣告。這些都是讓我們易於分心的情景,若你仍能集中要做的事,是多麼的可貴呢!
由瑞典專家Anders Hansen,花了很長研究顯示:經常運動者在側翼測試中,有較佳的專注力表現。但究竟是什麼原因呢?你興趣可以參考他的大作:真正的快樂處方
運動提升前額葉功能
其中一個解釋是:走路或運動多之參加者,增加了前額葉細胞之間的連繫,讓大腦能應付較高的智力任務。因為前額葉,是主要用作分析事項。運動也對一些: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(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,ADHD)患者有幫助。
在2000年左右,時代雜誌當時顯示,在美國約有5%的兒童及青少年被診斷有ADHD的問題,到了2015年數字是12%。(超過600萬兒童)。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ADHD情況,只是在那條光譜線上不同階段。但有一點是肯定的,我們將會愈來愈多人,有ADHD問題,因為手機視頻滲透我們生活只會愈來愈厲害,不懂克制只會讓我們易於分心。
為什麼?手機降低專注力
理由很簡單,社交媒體的視頻長度越變短少,透過不同的音效、影像效果,以吸引我們的眼球。我們何來可以訓練到耐性呢?我在巴士,多次看見在旁人士,只用不到4秒內決定是否給予一個「讚」,即使有文字,也是極短快速跳讀。
運動與多巴胺是好朋友
大腦有幾種神經傳導物質,其中一種是「Dopamine多巴胺」,例如美食、與他人交往、身體動起來、性愛等都能提升Dopamine的濃度,最終就會產生積極作用。為什麼這些事會有這樣效果?因為從演化的角度看,這些行為能增加生存的機會,並能傳遞基因給下一代。
為什麼運動會讓我們感到愉悅?
以往我們祖先是要打獵或尋找新居所,但他們不是為了消遺或健身而跑步,但結果都是一樣,運動能提高Dopamine濃度。同時間,這也是一種獎勵機制!
可是,如果我們不能啟動獎勵機製,我們就會不斷游走,很易透過滑手機,來尋求更高的獎勵行為。但同一時間,這些行為讓我們易被一些大大小小的事物干擾,變得操心、衝動。
「運動能提升Dopamine濃度,同一時間調高獎勵機制及注意力。」
但滑動手機只會提升獎勵感受,但不會訓練我們的專注力。運動所帶來的好處,甚至可以持續好幾小時。同時間,跑步比散步更能提高濃度。最有趣的是,運動過後,當中的Dopamine會影響你的幸福感,讓你變得更專注。
最後總結:
- 能跑步就不要散步
- 運動強度越激烈,大腦釋放的多巴胺越多。
- 運動時間最好在早上,這樣專注力的效果會持續好幾小時,而且我們的集中力需求,也是在日間。而晚上5-7時,日本研究顯示會激發分泌褪黑激素,對我們睡眠有幫助。
- 運動至少有20分鐘,但30分鐘效用就已很足夠。
- 堅持下去,永不放棄,讓運動變成你的終身朋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