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幾天在慣常聚會上,組長帶領成員去討論這個問題:誰先去道歉(Apology)。我覺得挺有意思的,每個成員都議論紛紛,摘錄當中的回應是:
- 假如明明是對方錯,我不會道歉。
- 假如明明是對方錯,ta沒有先主動道歉,我是不會理會。
- 假如明明是對方錯,又有下臺階,我會道歉。
- 假如明明是我的錯,我不會道歉,因為我是女生。
- 假如明明是我的錯,ta先表達友好,我才會道歉。
太消耗精力
以前我經常會想,道歉與否,先要知道:是我錯還是你錯?才再考慮跟對方道歉。
然而,生氣當前,大多數人都覺得對方是錯!
等待對方道歉,又要是「你想」的版本?太消耗精力了!
矛盾難避免
早前和愛人一起看電影,我們先去吃點東西,但在餐館裏我們有一些小爭執。我覺得明明是她錯, 各人執持已見,未能即時平伏心情。離開時,我看到一位熟人在旁,幸好我們沒有在他面前爭吵,否則很是尷尬。
我們走在路上,將在電影裏的兩三小時,我們若維持這種負面狀態,太浪費時間了。我得要改變局面,在這裏先賣個關子,文章末才揭曉。
當日看這套愛情片,沒生氣時,對方一切都是好的
關鍵習慣
你可能想多運動、多吃營養早餐、好好備考、學習一門新語言。但如果你沒辦法早起,你就難以做到以上一系列行為。所以「早起」是很多習慣的領頭羊,尤如骨牌一樣,一個好的啟動,影響其他習慣。在行為學裏,早起便成為關鍵習慣,當然這個早起一般是指五時早起,或在上班前,有多兩三小時,做以要做的事。
類似的關鍵習慣,我覺得在人際衝突中,能夠快速與人和好,也是一種關鍵習慣。道歉就是其中一種釋出善意的方式,很值得修練。
如何做到「不可含怒到日落」
沒有人想生氣,也沒有人想含怒到日落。因此,我刻意應用「Coaching questioning:教練式提問句」,讓自己快一點離開衝突對人的傷害。
第一句:有機會再見?
有一次在街上,前面路人轉身吐痰,差點吐在我身上。我便說了一句:「先生,請不要隨地吐痰!」
他停步,再立即反駁:「關你X事(x是粗言)!」
我雖然不滿,但他說得也有道理:;真的不關我事。
但我即時回應是:「雖然不吐在我身上,但也影響市容」。
結果,他便回贈多句不友善的說話,我不顧他離去。最後,他只好放棄。能和平了事,是我想到這句:我們有機會再見?
狀態影響回應
剛才我能做到不離對方,還能想到「我們有機會再見?」但要在很好的狀態才能做到吧!譬如,你上班時與同事吵架,老闆臨走前安排你加班,下班後遇上塞車;回到家又被蚊子咬,還要趕檔,真的很難有好情。這是因為之前發生的事情,拖誇了你的心情。
第二句:可提出要求嗎?
身邊的環境我不易控制,但我經常訓練面對衝突時,腦海要學習要彈出可解困的提示句,另一句便是:我可以提出要求嗎?
還記得有一次團隊工作,因為是新的合作,我之前與他做彩排,發現幾點不妥。建議後,他又重犯問題。活動前一晚,他還是勉強答應會跟著指示去做。翌日,我還是讓他出場,最終他還是以自己方式去做,超時又做了個危險動作,我真的極度生氣。
活動之前,因我倆互相爭拗到一個點,我只好說一句:我用錢聘請你,你可以配合嗎?這是我的要求!他沒作聲,心裏或許還堅持自己的想法,才最終有這樣的結果。
及後,我發現人與人爭吵,其實大家都有自己的道理,就像你歡Apple系統的手機,我卻要Android系統,這是價值觀不同,總要一方配合,否則不能合作。硬要對方說對不起,只會費勁「嘥氣」!
第三句:有彈性接受嗎?
或許你會問:為什麽不可以多點耐性?多點彈性,去接受這樣的人。
以上場景,是我付錢買服務,是否有權選擇想要方式?明白這一點,我就知道,這不是訓練我EQ的時候。
相對於家人或伴侶相處,其實就真的要用到這一句:有彈性接受嗎?
家中的兩個孩子,已在國內外讀書。去年農曆新年,這是我重視的節日,當時一直等著他們向我網上拜年,準備給他們發紅包。結果年初一、二,他們都沒有打電話或發短訊。
如果吵架了,你會先道歉嗎?
我心中不滿,因此發個短訊以表達心中感受,原意大概是:農曆新年,對爸來說很重要,至少要聲吉祥話,這是基本禮貌,雖然我很不高興,仍然愛你。
你猜他們怎麼回應?
女兒是:HNY,兒子是:收到
沒有其他句子。
我們時常很不開心,因為對對方有要求; 說你所想的,做你所想的。
我也曾如此,心裏生氣又痛苦。當我瞭解過”非暴力溝通”理論,其中一點讓我最有啟發的是: 我可以向對方表達請求,而非要求。
和諧相處,什麼最可貴?
近來相約一位大學同學見面,我說為什麽她與夫夫沒有小朋友,需要兩個洗手間呢?她問我普通洗衣機清洗一次需要多長時間?
我說大約一小時。她用的是歐式滾筒方式,需要一個半小時。她說:「你知道我老公去洗手間「開大」,需要多長時間嗎?」
我說頂多半小時。
她說:兩個小時!因為她試過,丈夫去洗手間,同步開動洗衣機,完成整個程式,再掛完衣服,他還在廁所裏面。他們結婚20年,能和諧相處,包容最可貴。
學習包容伴侶
上回提到我和愛人的電影前爭吵事件。當時,在餐廳出門後,我沒有拉著她的手,但我們也不會走得太遠。過了一段時間,在”人不多的地方”,我故意拉著她的手。為什麼?她拒絕也不會太不好意思。
她說:“你終於肯拉著我了嗎? 我等你40分鐘了。”
我沒多說,只是微笑。之後,在電影院裏和回家後,我們這件小磨擦也沒有了,相安無事,安枕無憂。
劉青雲是一位我很敬重的香港演員,不是他的演戲能力,而是他的婚姻相處之道。其中一招他提倡的:五秒吵架術:吵架時候不要執著輸贏對錯
我這次要用30分鐘,我會慢慢變好,讓吵架時間縮短至13分鐘,甚至3分鐘,3秒鐘。
以前我做錯過很多次了,浪費精力去等對方道歉。無論是家人或同事、朋友,為何我們不先作和好,釋出善意呢?
說句對不起不難,執著誰對誰錯,或許是價值觀不同,尤如大家使用的手機不同。高手的就先冷靜下來,再回應。若再主動讓對方下臺,其實問題就會迎刃而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