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女兒往澳洲悉梨大學,開始修讀建築。巧合地,我也於大學時期修讀過建築學,雖然最終沒有從事這一行業,但對於圖像設計,至今還是很喜歡,閒時也會創作塗鴉。因此,與女兒訂立一個新年計劃,定期專訪她在創作作品的心路歷程,並以電子報方式呈現。因為建築包含繪畫、攝影或其他圖像方式,我也會加插自己的聯想及訪問,以有趣的方式演繹。

這種訪問模式,期望為女兒留下學習的足跡及加深父女情,若然,當中的分享能為你帶來多一點啟發及生活的動力,將會是無比的祝福。

Sam HUI

………………女兒Zelia的分享

☄️ 悉大建築|大一sem 1 第一份作業 HD

image

22年大一的studio brief 是sequence of kite🪁 主要是讓我們第一個星期做一隻風箏,然後去戶外放風箏,之後的幾個星期就是做各種mapping,把它變成3D,然後做模型。感覺這次作業主要是給我們一些簡單的Task (畫平面)然後讓我們試試用不同的軟件(AI, PS, INDD)令大家都在差不多的起跑線去畫下自己的想法。

和朋友在Vic Park放風箏的過程到做模型也非常好玩!最後我做了9個conceptual model (要求做兩個),還有100多頁的journal (要求做20頁,今次有太多過程想讓Tutor知道,所以就多放一些解釋和想法的圖)。最後拿了一個90分的HD!(感覺大一第一個Studio非常supportive 和encouraging hahaha) 所以說非常享受人生第一個studio!如果想看更加多關於悉大建築旅程,

可以去我的ins: aurorazelia_archi
下次再分享presentation 發生的一些有趣事情!

image 2

解讀:

  1. 收到一份製作風箏的功課,要製作一實體模型,並嘗試記錄在空中飛翔的過程。
  2. 老師文件上的要求,風箏定位可以有很多可能性,但不著重飛得遠(科學),而是可以從美學方面著眼,如美感或流線型之類。而女兒就取向於風箏的軌跡方面。
  3. 當製作完後,類似一個金字塔之類作品成型後,這是由多個小三角組成的風算箏。
  4. 之後,在思考軌跡的時候,最難是用哪一種路線思考,當女兒回想一句:

“Art wasn’t supposed to look nice; it was supposed to make you feel something.”

― Rainbow Rowell, Eleanor & Park

image 3

這句帶出,她要創作過程中,要享受感覺,樂在其中。這和她過去科學創作過程,重視目標、結果方面很不同。

  1. Möbius strip 是她在過去高中時間製作過的作品,這次風箏製作用作飛行軌跡的刺激(下集再詳細分享多一點)。
  2. 就這樣有多個立體的圖型組合,就成了風算箏飛機行的軌跡。

製作這一篇的分享,我其實也要尋找當中的樂趣。很少做別人的訪問,然而,透過這個練習,學習整理思緒,以簡單的方式展現,其實也是一種新嘗試,也讓我以開放好奇的心,去理解女兒。當然,這個過程讓自己重新接觸建築這一學科,那已放下三十多年的知職。人生有時總有很些經歷,你很難預計,也難於計算。若然去感受及嘗試未知的過程,可能會有很多新奇的觸碰,或許影響生活的一些軌跡呢!因此,我開始製作這一篇記錄,也期望你喜歡,多多留言。

訂閱
精要人生:電子報
(職場、關係、健康三大主題)

We don’t spam! Read our privacy policy for more info.

Share Thi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