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晚,我有幸參與了一場名為「愛·生命」的大型綜合晚會,這不僅是一場視聽盛宴,更是一場深入人心的生命教育課。從來自台灣的音樂團隊的活力四射,到香港女歌手真摯感人的見證,再到EQ大師余德淳先生的智慧分享,整個晚上都充滿了愛、希望與啟迪。作為現場兩千名觀眾之一,我深深被這份真誠所打動,更被神的愛所震撼。


牽動兩千心靈的音樂團隊

word image 14825 1

晚會的開場,由來自台灣的「天韻」全職基督教音樂團隊帶來了令人振奮的演出。他們不僅是表演者,更是出色的生命引導者,將近兩千名觀眾巧妙地融入到每一個環節之中。

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們如何帶動全場做動作。從簡單的手勢「滴在礦野的草場上」到「小山也高聲歌唱」,這些動作不僅是肢體上的參與,更是情感的投入。例如當晚帶領到「Hohaiyan」⼝號時,全場一同做出手拖手的動作時,那種即時的、具象的互動,瞬間拉近了表演者與觀眾的距離

 

word image 14825 2

更令人讚賞的是,其中一位主持人努力學習廣東話與我們互動。他提到這是他「第一次講廣東話訓練一星期」,儘管語氣中帶著一些謙虛和自嘲,但這份用心卻真切地傳達到每一位在場觀眾的心中。這種放下身段、真誠溝通的方式,使觀眾感受到被尊重和親近,為整場晚會增添了無比的溫暖。

 

從零分到豐盛的生命見證

word image 14825 3

接著,福音歌手陳芷盈出場,她不僅帶來美妙的旋律,更透過真實而感人至深的生命見證,讓人深受鼓舞。她的故事始於一個看似灰暗的開端,卻成為了神恩典的完美見證

從絕望到盼望的轉捩點

芷盈坦言自己學業成績不佳,甚至在考試中考了零分。她形容當年的自己「未真正將生命去交俾神」時,感覺像個「軀殼」。由於學習障礙,她小學時曾留級,並常常與人比較,覺得自己「冇用」。但正是這個看似不利的背景,襯托出她家人那份不離不棄的愛與支持

她憶述母親曾因她犯錯而沒有責打,這讓她深受觸動,因為她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傷害了家人。更動人的是,當她決定投身音樂事奉時,面對收入可能比學校工作低三分之一的情況…

她的父親卻堅定地鼓勵她:「你要唱歌服侍神,你去啦,天父會養我哋噶」

這簡單而充滿信心的話語,成為她人生道路上最堅實的支柱。

word image 14825 4

 

經歷苦難中的神蹟

芷盈的見證還提及了她爺爺在醫院離世前後的經歷。她回憶起一次家中火災,一家人得以逃生,而原本九成聽不到的爺爺,卻奇蹟般地聽到了逃生指示。她感嘆,即使家人離世,身為基督徒的他們也相信將來能在天堂重聚,因為天堂是「冇戰爭冇眼淚冇痛楚嘅」地方。

後來,芷盈的父親也面臨健康挑戰,肺功能僅剩六成。她提到自己沒有因此流一滴眼淚,因為她相信神會賜予平安,並會與她同在,賜福她的家庭。她學會了堅強,並透過祈禱感受家人關係的親近與溫暖。

word image 14825 5

 

零分小子的豐盛人生

她從一個在學業上經歷挫敗的「零分小子」,一步步走到今天,不僅錄製了福音專輯,在學校和教會巡迴分享,甚至走遍世界各地表演,還成為歌唱比賽, 如:中年好聲音3的獲獎選手。當中「領悟」97分之高,也是我很喜歡的作品。最後,透過歌聲、故事、觸動的對話,她的故事完美詮釋了「神的愛」如何填補心靈的空虛,並指引人生邁向豐盛。

word image 14825 6

 

愛與信任的深刻啟示

word image 14825 7

晚會的第三部分,由來自香港的資深心理學家、EQ大師余德淳博士分享。他以獨特而幽默的表達手法,透過三個服務對象的真實故事,層層遞進地揭示了神對人的愛以及信任的力量。

1.深夜菜刀案的信任

首先,他分享了三個精神病患者的故事。在一次深夜,他們找不到菜刀,互相猜疑,甚至打電話給余先生求助。余先生在現場陪伴他們,並最終引導他們學習「信任人」。

他指出,人最大的問題是連自己都信不過,又如何信任他人?
但他告訴他們,如果相信這世界有美好的存在,就不會「討厭淤灌下去」。

這個故事以令我深思一個核心訊息:一個心理健康的人,不會長期以「受害者」的心態生活。余先生強調,神信任我們會改變,耶穌來到世間成為朋友,甚至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,這就是神對人的信任。

word image 14825 8

2.謊言背後的盼望

第二個故事是關於一位即將離世的母親與她的女兒。這位母親得知自己只剩下兩個月生命,卻選擇以「去外國工作」的善意謊言,透過書信陪伴和引導幼稚園的女兒成長。這些信件不僅教導女兒讀書的意義,甚至在母親去世後,仍透過朋友代筆的信件,引導丈夫重新尋找伴侶,為女兒找一個新的女性榜樣。

余先生承認這不是一個「好」的故事,因為它包含了謊言,但他同時指出,人有時會選擇這種「作」出來的希望,因為它比絕望更能帶來慰藉。他巧妙地將這個故事與自己母親患癌時,母親向她傳達的「天上見」的真實信仰連結,強調真實的信仰帶來更深層的平安。

3. 弱智朋友愛的詮釋

第三個故事則是最具震撼力的,關於一位弱智人士。余先生在陪伴這位17歲中度弱智的朋友搭船旅行時,因疲累而睡著,醒來時發現朋友不見了,他因此氣惱自己為何信任一個「弱智」的人會乖乖坐在身邊。

然而,當他回頭看時,發現船頭的橫樑鬆脫,而這位弱智的朋友卻用身體擋住了橫樑,為余先生擋下了本應打到他頭和背的重擊。余先生從中深刻體會到「愛」的真諦,因為當時案主是張開雙手,就如:「十字架」

這個情景讓他突然明白了「十字架」的道理:「上帝愛世人,將耶穌降世死了十字架,為我們的罪而死」。他感嘆,即使是智力有限的人,也能以最純粹的行動來體現捨己的愛,而作為「智慧」的人類,我們卻常常無法領悟這份愛的奧秘

 

生命的邀請:當愛遇見回應

余博士的表達手法非常獨到,他善於以日常生活中的比喻和互動式提問來啟發聽眾。例如,我覺得他以「菜刀」比喻,一些人的心結、埋怨,也同時影照:人若不真誠,心靈也會不舒服。他還邀請觀眾舉手參與「一分鐘遊戲」,找出「正直」、「帶俾人歡樂」、「帶俾人知識」、「樂意同人過患難」的朋友,藉此強調耶穌是這四者的完美結合。

在晚會的尾聲,余先生更是將見證與福音傳遞完美結合。他透過引導式的旁白,邀請未信者閉上眼睛思考,並做一個接受耶穌的承諾禱告。他強調,祈禱是我們與神之間的承諾,願意接受祂的引導,得到豐盛的人生和永恆的生命。結果,今早在教會得知,有193名人士決志信主,感謝同工的努力!

word image 14825 9

與此同時,女歌手芷盈在背景中輕聲歌唱,她用歌聲為這份邀請賦予了深沉的感染力,而余先生的旁白則如同涓涓細流,將愛與希望的種子,播撒到每個人的心田。這種旁白與歌唱的巧妙配合,使整個呼召過程既莊重又充滿溫情。


愛與希望的永恆傳遞

整場晚會以「愛·生命」為核心,從不同的角度向我們展示了信仰如何轉化生命、帶來希望。從台灣天韻團隊的熱情帶動,芷盈的的感人見證,再到余博士的智慧啟示,每一環都緊密相扣,傳遞著一個共同的訊息:神對我們的愛是真實且永恆的

這份愛,能夠化解壓力與重擔,撫平傷痛與挫折,甚至引導我們走出人生的低谷,找到屬於自己的豐盛之路。這不僅是一場活動,更是一次愛的體驗,一次關於生命意義的深刻思考。

我帶著滿滿的感動與希望離開會場,相信這份愛與啟示,將會伴隨我,並在我的生命中持續發酵,我更期望我的母親及兒女,甚至更多親人朋友能早日信主。

更重要的是,我深深體會到,當生命遇見神的愛時,再平凡的人生都能綻放出不平凡的光彩,再絕望的處境都能找到盼望的曙光。

這就是「愛·生命」晚會帶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──一份來自天父的愛,一個永不落空的盼望,一條通往豐盛人生的道路。

 

word image 14825 10

訂閱即送:
高效埶行力電子書

We don’t spam! Read our privacy policy for more info.

Share This